房地產泡沫破裂的常見狀況是一國貿易順差帶來本幣增發和匯率升值,提升國內資產價格增長,進一步吸引國際資金通過官方或地下通道涌入,將房地產、股市、債市推向高潮,房價拐點、股市見頂、國際資本外流導致房價暴跌、股市崩盤、本幣大幅貶值,引發金融危機,回顧日本、泰國、香港等地經歷的危機,基本重復上述邏輯。
出口導向型趨同戰略決定了中國也面臨上述同樣的房地產泡沫破裂風險,全球化貿易支撐人民幣貶值空間不大,政府維護房地產市場穩定政策,國內缺乏代替房地產的新興大規模投資機會,等等使得中國房地產市場維持在一種穩定或者說僵持狀態,這種局面能維持多久,除了來自房地產系統內部的市場風險、信貸風險,中國實體經濟不振、傳統產業衰退也在給房地產經濟帶來巨大壓力。
除了房價主動跳水帶來的風險,實體經濟不振將帶來就業率下降、工資水平下降等問題。雖然中國實體經濟不振已經延續多年,企業盈利狀況下降、虧損面擴大已經成為常見現象,但企業員工薪酬福利基本穩定,并沒有出現大范圍、發幅度降薪效應。隨著實體經濟壓力時間延長,未來不排除傳統產業員工大幅降薪操作的出現,在這種情況下,即使房價沒有主動跳水,業主收入水平下降也會引發信貸違約現象,進而引發房地產泡沫破裂,房地產企業倒閉,銀行出現大量不良資產,誘發金融危機。
因此,在有效控制房地產市場穩定的前提下,中國實體經濟能否盡快走出泥潭,維持就業穩定、薪酬福利穩定至關重要,否則房地產市場將迎來間接性沖擊。